贝壳“蓝海行动”五年助力修复1333亩红树林
发布时间:2025-10-30 05:09:03 来源: 星空体育app下载官网
近日,贝壳找房“蓝海行动”第五期种植活动在福建霞浦展开,标志着贝壳“蓝海行动”生态修复范围逐步扩大。2018年成立以来,贝壳在打造新居住服务平台的同时,将“向上向善”的企业精神延伸至环保领域。2020年,贝壳正式发起“蓝海行动”,通过支持多地红树种植、开展相关公益及科普类活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公众参与度。
五年来,这一项目不仅修复了滨海湿地ECO,种植29万余株红树,覆盖133.3亩修复面积,更助力周边渔业发展,惠及周边居民超4.3万人。
红树林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ECO。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被誉为“海岸卫士”。
为了守护好这一珍贵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完善红树林保护法律制度,从顶层设计上强化红树林保护。为了严格管控和修复,首部湿地保护法专设了红树林保护条款,《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将红树林湿地纳入保护修复重点支持范围。与此同时,我国还实施了《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推动制定多项红树林保护修复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全方面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
作为居住领域的服务商,贝壳的初心是“让家更美好”。这份初心,驱动着贝壳将视野从“小家”拓展至“大家”——我们共同栖息的地球家园。五年来,贝壳持续探索绿色发展路径,守护共同家园的生态底线。贝壳与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等专业伙伴紧密合作,将一株株红树苗种在沿海的滩涂上,种下对未来的承诺。
贝壳“蓝海行动”第一期探索了“科技+公益”的独特路径,贝壳规划了“每7次线上VR带看,捐出一棵红树苗”的环保路线图。贝壳通过测算发现,每一次经纪人线上VR带看减少的不必要线次VR带看的减碳贡献相当于种下一棵树。这一创新机制让用户的日常找房行为转化为具体的环保行动。
2023年开始,为扩大“蓝海行动”影响力,贝壳发起了“蓝海行动”与内部低碳举措征集奖项“KE持续行动奖”的联动,带领获奖团队探访福建九龙江口浮宫镇红树种植地。2024年,“蓝海行动”的脚步从福建厦门移至广东,贝壳公益支持中国绿化基金会在广东省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金沙湾开展“红树林保育项目”。
2025年,贝壳“蓝海行动”的足迹来到了福建霞浦。2022年之前,这片位于三沙湾东吾洋侧、总面积近1.5万亩的滩涂,曾被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侵占,其密集根系排挤本土生物,导致滩涂生态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
2022年,福建省开始互花米草除治攻坚行动。除治后的光滩,亟待生态修复以抑制互花米草卷土重来,种植红树林被证明是最有效的自然解决方案之一。霞浦,这座拥有全省最长海岸线的县城,成为了修复的关键战场。
SEE基金会海洋保护项目官员刘雪冰表示,企业捐资支持红树林保护修复公益项目,有效地助力了我国沿海地区红树林ECO的保护与恢复,有助于红树林ECO生物多样性、固碳功能的提升。
在贝壳的资金支持下,霞浦项目地从最初的光秃泥滩,到如今绿意渐显的幼苗林地。这片土地上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底栖生物回来了,觅食的水鸟增多了,曾经受损的ECO开始显现自我修复的活力。
而霞浦,只是一个缩影。在贝壳的支持下,133.3亩滨海湿地生态得到修复,周边生态得到了改善,实现了多方共赢的局面。未来,贝壳“蓝海行动”将继续坚定前行,与更多伙伴携手,让生命的绿色在蓝色海岸线上不断延伸,共同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网财经”的全部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